杨进:世界质量管理大师Crosby把质量定义为“满足需要”。下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就是要不断地改进教学与训练的各个环节,努力向“顾客”提供真正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教学与训练的服务,也就是说,提高质量的过程就是持续改进、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也是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的过程,这也就是当前职业教育作为教学与训练机会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通过建立预测和反馈机制,跟踪和调查用人单位的技术和岗位变化,预测技能需求,开发相应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把工作世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教学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最重要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学校里与学生最直接打交道的个人和组织。也就是说,质量在于基层,质量在于教师,质量在于教师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建立激励机制,把职业院校广大教师动员和武装起来,使他们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并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职业院校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去掌握生产技术发展和劳动组织变化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克服我们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脱节的问题。我们的专家、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长必须紧密关注企业需要,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西宁技校)
张岚:我认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几个重要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理念,教育的理念有很多,对于职业教育,我认为要突出精益求精的素质和工匠精神,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要,这可以从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选手的素质看出,再就是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深入人心,常抓不懈,形成习惯。第二个关键是标准,就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国际标准,也就是高标准,例如世界技能大赛,在焊接的工艺当中,国外是要求会三种不同的材质,焊接点也是要多方位,而我们一些学生只会一种材质只会一种焊点,这就是教学的标准没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今天上海市教委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第三个关键是开放,就是把门打开越大越好,向老百姓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开放是世界技能大赛的核心要素,上海正准备筹办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我们就准备把赛场安排在面向社会的场所。做好了这几方面,我们人才质量就会有足够的底气。
于兰英: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呼唤,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兰州高铁学校招生)
我们立足上海,放眼全球,博采众长,打造“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所学校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先,以现代学徒制、TAFE模式、“双元制”模式等为鉴,大胆革新,形成了中外联合培养人才的多种特色模式。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共有12所中职校、21个专业,与8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了5605名中职生。(兰州轨道职业学校)
在原有66个市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我们放眼全球、开发对接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系统构建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提出了五条基本理念: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标准的国际对接为基础;以体现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为借鉴;以教学条件的国际化水平建设为保障。(兰州铁路职业技校)
从2012年开始,我们先后开发了52个体现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涉及15个专业大类,分别对接了9个发达国家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职业能力标准,形成了既体现国际水平又贴近本土实际的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接国际标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国际素养都有显著提升,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共有3628名中职学生获得了22类国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涉及7个发达国家或国际性组织。2016年境外就业的中职生有297名,较2015年有显著提升。
标准的开发研制和常态化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为此,我们采取问题导向、科研先行的策略,联合华师大职教所,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下大力气抓好方向引导、结构布局、主次兼顾、技术支撑的问题,抓好理论研究与实践转化的问题,研制了《指导手册》,确定了从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开发到培养方案制定等详细的技术路径,使人才培养国际化改革有长远的眼光、有统一的布局、有科学的技术支撑、有可操作的实践策略、有可推广可辐射的成果经验。(甘肃技校)
成熟的跨部门合作机制是上海中职课改屡见成效的制胜法宝之一。我们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和联动共赢的合作机制。在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试点实施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扩大合作,广泛邀请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内外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职教专家,共同参与其中、多方发力。这使我们的标准既适用于教育内部,也可供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参考借鉴,进一步推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体系的调整更新。
不论是专业标准开发还是实施,我们都采取小范围先行试点、系统总结反思、再逐步推广的工作路径。分三批先后开发,分四批逐步试点实施。同步进行工作总结与经验提炼,形成了相关典型案例集,供本市学校推广实施借鉴。
罗良:我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了银牌成绩,这主要归功于在学校学习时,采用大赛标准给我们教学,平常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是与大赛的要求一致,更重要的是老师平时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程序,注重素质方面的培养。比赛时工业清洁要求很严格,不允许一颗螺丝钉掉在地上,也不允许工具乱摆乱放,所有动作必须是一步到位,不能有多余重复性动作。记得在巴西比赛的时候有一名国际裁判,他经首席裁判同意之后拍摄我的修理过程,比赛结束之后他过来跟我说:“你太棒了,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技术,我要把它带回去当作教学片。”那一刻我觉得特别自豪。
杨进: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不应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手中的教育,同时应当是人社局、行业、企业手中的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应当建立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特别要把行业、企业、社区和学习者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纳入这个体系,明确他们的责任权利,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支持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逐步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完善治理结构、内外部约束和激励机制。要切实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轨道运校陇南校区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75-0931。
QQ咨询:3268424568,2629863080,3227603022
学校网址:http://www.glgdyx.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