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近几年,有关留守儿童的消息和评论不时见诸报端,引发大众关注,也让大家有了更多疑问:留守儿童之痛究竟该由谁来化解?如何才能改变这个群体的处境?(甘肃技校)
据调查,全国有2000多万在读农村留守儿童依然无法跟随父母一起生活。
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曾在2015年6月18日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同样得到印证:按照留守儿童总数6100万测算,全国约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至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即使在假期有幸见到了父母的留守儿童,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广州日报》报道,由于父母忙于生计,留守儿童不得不面临“二次留守”,孤独依然是他们的代名词。
在社会转型时期,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代价,是无数家庭因迁徙而分离,千万儿童被迫“失去”父母。(铁路技校)
同样“失去”父母的,还有一类隐性留守儿童,他们看似生活在父母身边,衣食不愁,玩具成堆,但是同样缺少父母的陪伴,尤其是高质量的陪伴。“我很忙,哪有工夫陪孩子玩”“我这么辛苦挣钱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能生活得更好、受更好的教育”父母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让孩子和自己分离,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移交给爷爷奶奶等第三方。(兰州高铁学校)在财富、权势、名利的追逐面前,生命的价值、陪伴的意义,有意无意中,被漠视。
毕节的四兄妹并不缺吃少穿,自杀时存折内余钱足够生活,圈里养着猪,家里还有玉米和腊肉。四兄妹以决绝的方式结束孤独的童年,让人扼腕叹息。长期缺少关爱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已经毫无认同。正如有文章所说:“逼死孩子的,决非贫穷,而是无爱的心理绝望。”(兰州铁路技校)即使有社会和老师的关心,但这些都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
作家王朔和他的母亲曾经有过30年的“对抗”,两人的关系算得上是“针尖对麦芒”。王朔的母亲是一名医生,平时忙于工作而疏于照看孩子。尽管他的母亲是爱他的,但他却极少感受到、接收到,这种爱的缺失,使王朔形成了狂躁、攻击型的人格,也让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始终不能与自己和解,也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
(兰州轨道交通学校)孩子的成长都不可逆转。父母的陪伴,传递给孩子的是爱、信任和安全感,而这些,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
没有陪伴,对孩子而言,爱永远是空中楼阁,可望却不可及。没有爱,又何谈教育。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应对生活给予的阴晴冷暖,并不只是让孩子成长,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的自我成长。父母成长了,中国的明天才更有希望。
因此,创造条件让一家人共同生活,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父母带着爱肩负起养育的责任,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避免悲剧的根本之策。而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轨道运校陇南校区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005-918
QQ咨询:3268424568,2629863080,3227603022
学校网址:http://www.glgdy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