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是典型的犹太人。他每天放学回家,母亲都会问:“今天你在课堂上是否问过老师一个他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这种勇于提问、鼓励怀疑的精神世代相传,早已融入了以色列国民的血液。
以色列人保持着犹太文化的特征——怀疑和争辩。在以色列,“两个犹太人会有3种观点”。公司里常有这样的现象:员工和老板因观点不一致而吵得不可开交,但争论结束后,老板并不会因为下属“抗上”而“冷落”他,反而鼓励下属保持独立和创新。
在这个国家的各种场合,都能看到人们在进行激烈的集体讨论。有趣的是,往往由地位最低或年纪最小的先发言,从而避免他们“唯权威人士是从”。如此,每个人畅所欲言,头脑风暴激发人们的灵感和创意。这种不囿于现状,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的民族特性,构成了其创新精神的源泉,孕育出创新的文化土壤。
怀疑和创新造就了这个国家12位诺贝尔奖得主,让以色列在短短60多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创新国度”。但这条创新之路,也并非天然产物,而是后天习得。国土面积不大,难以形成足够的国内市场;周边环境复杂,难以拥有可以依靠的地区市场;自然资源匮乏,难以走传统发展的路子。因此,以色列被迫不走寻常路,建立了国家主导、政企分担风险、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战略,通过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基本实现了国家梦。
以色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3年的1.6万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3.7万美元;近六成出口商品是高科技产品。据彭博社今年1月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以色列总体排名第五,超过美国和新加坡,研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4.3%,高居各国榜首。此外,以色列每百万人口中高学历劳工的比例和专业研究人员数量都位列第四。高达45%的以色列人口受过高等教育。
佩雷斯曾说,教育是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存在着希伯来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等4所世界一流大学。
以色列的教育重视阅读。阅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习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显示,以色列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量为64本。在以色列,不论是在咖啡馆还是在机场,不论是开出租的司机还是上班族,他们的手里永远有一本书。
以色列的教育还宽容失败。在以色列每年诞生的500多家创新企业中,六成是失败的。以色列人坚信,失败很重要,曾经失败过的人更容易成功。这种对待失败的独特态度让更多人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创业大军中。
以色列人的创新基因,让马克·吐温笔下那片曾经“荒凉、贫瘠、没有希望的土地”变成“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以色列依靠创新走到今天,仍将依靠创新走向明天。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覃伯军)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东校区是由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公办职业学校。学校共有三大类专业,机车车辆类、铁道运营类和轨道基础保障类。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基因 老师 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