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富二代”办培训班有没有必要?是否只是在打“培训”的幌子?对此,网友们持有不同观点。
正方
何勇海:理性看待政府培训“富二代”
有人或许要说,只要动用了公共资源,政府就会产生财政支出。但公共财政以举办“富二代”培训班的方式,回馈一点给纳税上亿元的民企有何不可?
何况这种培训,比政府直接斥资百万千万奖励民企更有价值。因为民企的接班和持续发展问题不仅事关税收,且事关就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态势。据报道,民企已成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创造的税收占比达50%、就业占比80%、GDP占比60%。如何引导或协助民企培养接班人,使“富二代”努力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创二代”,应成为地方政府努力的方向之一。如此培训,显然不能与拿纳税人的钱培养狭义的“富二代”相提并论。
唐伟:看待培训“富二代”需更宽视觉
抛开身份属性不言,仅从权利平等的角度来说,政府对“富二代”进行培训并无不妥。首先,“富二代”在法律地位上与其他人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既然国家可以为其他群体提供培训服务,又为什么不能对“富二代”进行培训与帮助?
其次,大多数人眼中,“富二代”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与“富二代”有关的负面新闻也时常曝出。如果通过培训,“富二代”们能够提高自身修养,改掉骄奢之气,也有利于扭转社会对他们的负面印象。
再次,接班问题不仅是困扰家族企业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市场命题。中国有子承父业的传统,而职业经理人严重缺乏,再加上家族主义的信任结构严重“稀释”了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产权,在市场本身无力解决的语境下,如何做好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就成为题中之义。
反方
许晓明:政府培训“富二代”是错位的溺爱
如果说政府对公众的下一代成长有指导的义务,那首先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对待,进而是对贫困者的侧重呵护。让有钱人优先享受后代培训,把没钱人后代暂时放在一边,进一步加剧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阶层差距化。
短训班性质的培训班,远远不足以改变“富二代”二十多年的教养面貌,不足以胜任推动“富二代”转向“创二代”的重任。相反地,笔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会不会成为财力与权力“联姻”的机会,或者是“富二代”群体联谊的机会?如此一来,此类培训班不仅不会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注入真正的动力,也不会为地方社会公平发展提供正能量,还是散了吧。
马涤明:政府培训“创二代”师出无名
帮助“富二代”平稳接班,进而助力地方经济,是地方政府培训“富二代”的主要出发点。但这与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担当的角色不符。首先,民企接班的问题属于私事,出资人自己能否培养出合格接班人,与公共利益无关,也就不关政府义务。其次,企业兴衰应由市场决定,即便某些企业因“接班”问题而出局,变化的也只是资本所有人;即便是企业倒闭,只要市场需求存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未必会一同“倒闭”。至于说是张老板家族掌门,还是李老板家族控制,于市场、于地方经济和公共利益来说,都无关紧要。那么谁接班、能不能接班,何需政府操心?
民企要做成“百年老店”,当务之急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不是永远延续家族治理模式。政府正应该在引导民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经理人职业化、市场化方向上多做一些工作,而不是在培训“二代”上吃偏饭。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二代 政府甘肃轨道 技工学校 技术学校 职业技校 技校 甘肃技校 甘肃技工学校 甘肃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术学校 兰州职业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技校 甘肃中等职业技工学校 兰州中等职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