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冲击新生代农民工
在日益严重的招工难、用工贵、工人流动性高的劳动力市场形势逼迫下,制造业企业竞逐“机器换人”技术红利。在传统制造业中,机器只是作为帮助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而存在,而现代制造业“机器换人”却直接把机器变成劳动力。80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制造业的主力军和中低端劳动力的主体,无疑成为“机器换人”中最受冲击的群体,技能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档升级的障碍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从新生代农民工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技术单一、技能生疏、缺乏经验、职业培训参与率偏低,不能满足“机器换人”企业对高技能熟练人才的需求。且与父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对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不愿成为企业廉价劳动力。
第二,从企业来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招聘时愿意录用有工作经验、有技术本领的熟练工人,不愿录用新生代农民工。部分企业忽视人的社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漠不关心,而新生代农民工较父辈有较高民主、权利意识,由于尊重得不到满足而导致高流失率。另外,企业担心培训的“道德风险”,重使用、轻培训,虽然机器维护人员和软件设计者缺乏,但由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忠诚度不得而知,不愿花费资金、时间、人力、物力去培训。
第三,从职业院校来看。受“机器换人”的冲击,职业院校制造业相关专业面临萎缩的危险,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专业时比较茫然;职业院校在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过程中反复训练岗位所需的娴熟技能,而不注重提升通用能力,使其陷于“工具化”困境;职业院校未能调动企业行业的积极性,与之协同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院校培训机制、培训方式有待完善,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管理和约束。
第四,从政府来看。一方面法律政策不健全,政府、企业、个人权利和义务不够明确,地区惠农政策不完善,外出务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数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信息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城镇就业存在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
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的提档升级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规范职业技术教育立法,增强法律的可实施性,规定政府、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在资金投入上,以税收优惠措施来鼓励企业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发放技能补贴,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技能。同时,做好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有效对接,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人才培养要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
二是将部分职业院校转为培训学校,以“互联网+职业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内容和课程要更接近市场,且随市场而变化,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互联网并不陌生,职业院校和培训学校可充分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时间碎片化等特点培训新生代农民工。
三是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技能培训,从眼前利益转向长远利益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企业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会用人和会留人是企业提高收益的关键。让新生代农民工学习职业技能和了解企业文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机器换人”背景下,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要尽可能让新生代农民工多从事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工作,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可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忠诚度。
四是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低级工人向高级技工发展,升级劳动技能。虽然面对“机器换人”和人工智能的竞争,但未来也将会出现许多全新的职位。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有持续学习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软硬技能。硬技能包括机器维护、机械设计、软件编程等;软技能包括时间管理、沟通倾听、积极态度、服务能力、工匠精神等。具备这些通用能力的他们,将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轨道运校陇南校区是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1005-918。
QQ咨询:3268424568,2629863080,3227603022
学校网址:http://www.glgdy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