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面对不利条件,巴中市走出职业教育特色之路—— 贫困山区发展职教的底气在哪里? “我是小河职中正式的学生了!”已经36岁的四川省南江县黑潭乡白虎村村民郑永飞喜不自禁。 小河职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是秦巴山区扶贫攻坚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为培养扶贫攻坚需要的基层村社带头人,南江县在小河职中开办了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计划3年实现全县村两委的“换血”“充血”工作。郑永飞便以“种养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的身份,被推荐到小河职中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 在“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思路下,一场以职教扶贫为重点的全域脱贫战正在大巴山中纵深推进,为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增添了底气。 探索:专业统筹统什么 南江县小河职中是一所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职校,办学伊始便牢牢树立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为当地培养实用的畜牧和农林人才。 “从选育、培养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等当地名优畜种,为老百姓寻找致富门路,到成立农村后备干部专修班,为农村现代化提供人力、智力支持,从小河职中的发展脉络,可以清楚看到我们的专业设置,始终是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小河职中校长李勇说。 和郑永飞一样,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生李玉琴也格外高兴,她不但不用缴纳学费,还得到了一定的生活补助。 为了满足农村不断增大的基础医疗服务需求,今年,巴中市政府出台了《巴中市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学生实施方案》。根据要求,通江卫校将在3年内免费培养450名医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将到签约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8年,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 巴中市教育局局长赵建仁介绍,巴中职业教育正在尝试建立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构建学历教育为主体,定向培养、长期专修、短期培训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人人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人人都有用武之地”,实现职教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互生共荣。 实践:特色办学抓什么 “十二五”期间,巴中引资7.6亿元,短短一年间建成了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巴中职业教育的提档升级。此外,为了提高全市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近年来,巴中累计投入2.3亿元,建成了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两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5个,突破了硬件建设滞后的“瓶颈”。 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一直是农村职校发展的硬伤。为解决这个问题,小河职中通过给予安家费、特殊津贴等优惠条件引进特殊人才、拔尖人才,通过全力支持教师学历、技能提升培养本校人才和外聘行业精英进校任教3种模式,基本解决了教师缺乏难题。目前小河职中教师队伍当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32名,创业培训导师有28名,60%的教师为外聘,“双师型”教师比例占90%以上。 “现在既懂理论,又懂技术、实践的教师的确不好找、难引进,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化解这一难题。”巴中市市委书记冯键对全市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这样的规划:要用好用活现有编制,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一批高校优秀毕业生;人事、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建立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教学的“绿色通道”;下一步要多派一些教师到省外或国外去培训。 意义:职教发展为什么 杨发军今年50岁,是通江县铁佛镇印盒寨村的农民,过去当过赤脚医生的他,如今在村卫生室担任护工。今年,通江卫校根据社会需要,免费开办了每期一个月的专业养老护理员培训,听到这个消息后,杨发军赶紧报名参加了。 “刚开始我觉得压力很大,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又只有小学文化,怎么跟年轻人一起学习呢?但后来,老师讲了专业护理人员对老龄化社会的意义,又手把手教给我们专业护理知识,我觉得越学越有劲头。”杨发军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通江县的养老护理、病护缺口非常大,等他拿到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资格后,每个月收入会在5000元左右,“脱贫致富是没有问题的”。 在南江县东榆镇土寨村远霖畜禽养殖合作社,李远霖、蒋超群夫妇除了要照顾自家几千只土鸡苗,还要每天通过微信图片检查加盟农户土鸡的个体、群体、粪便等状况。夫妻俩是小河职中2005级同班同学,后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建立了巴山土鸡养殖场。“今年,我们的加盟农户超过200户,通过学校培养鸡苗,我们育雏,再指导加盟户养殖、销售的模式,每年出栏成鸡七万余只,实现户均增收过万元。”蒋超群说。 秦巴山区有民谚:“养儿不学艺,挑断箩篼系。”这既体现了群众对于通过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期望,又反映了发展职业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冯键说:“通过职教,努力实现一人致富、全家脱贫,这正是发展好职业教育的核心意义。”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