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人才,是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业的长足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寻求公平与效率间的平衡点始终任重道远。 问题百态的实验班 福州某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开设“教改综合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理、计算机和英语基础, 需共修125学分,参与其中的学生四年学习量很可能达到250学分。 北京大学曾举办以学习量加法为基本哲学的“文理科实验班”,培养出的创造性人才比例与正常班级相比并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北大在反思后迅速停止了学习量加法实验,开始元培计划的探索,其人才培养哲学基础转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建设跨学科专业。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许多高校在学生入学时根据学生高考成绩或大一学习成绩选拔考试成绩优秀学生(因材)进入试验班或者英才教育机构(英才学院),按照专门强化的教学计划选择优秀教师为学生授课(施教),总体上符合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观念。 实验班另一流行做法是对选拔出来的学生实行“本硕博贯通”的八年一贯制培养方案,这种长期的贯通方案不但难以回答“钱学森之问”,甚至可能直接消灭当下潜在的“钱学森”。 钱学森本科专业是国立交通大学的“铁路工程”,硕士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博士期间却因为对同学自主设计的火箭实验突发兴趣而调整研究方向。如果国立交通大学在“铁路工程”专业以八年本硕博贯通方案把钱学森固定在这个专业,钱学森是否还会有之后独特的际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参加教育部“拔尖计划”,意图以每年生均10万元的追加成本打造未来基础研究领域的精英,参与高校大都采取因材施教的办学逻辑,财务甚至规定不允许非选定的学生使用“拔尖计划”经费。那么选定准则要如何公平公正评判? 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不入流的学校,两次高考均与大学失之交臂,最终在第三次因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虽未出自名门贵校,但其成就却胜于高考状元。这种“以分取材”的旧思维必然忽视了广大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他们在生命中必然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需要把机会给予更多学生,允许他们自我选择。于是,“荣誉学士学位”制度呼之而出。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