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南昌大学的“自主保洁”制度在网上引起热议。有学生直言,自己是交学费上学的,而不是来“掏粪”的。比之南昌大学“自主保洁”推行初期所受到的巨大阻力,该校实施让学生招标厕所保洁员,从而实现厕所卫生上的“自主保洁”也并非一番风顺。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学生已然从心里上接受了“自主保洁”,主动愿意去打扫厕所。这种悄然之间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思想态度的转变,更是因为师生在“自主保洁”工作上一致地“走心”。
之前,南昌大学校长力排众议,讲了很多大道理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保洁”的利处,但这仅仅是把责任交给学生,学校单方面的呼吁便显得力不从心;而当学校转变做法,率先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榜样时,事情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当学校层面对“自主保洁”走心,并主动参与进来时,学生有了一个榜样激励,也便能够担负起清洁厕所这份责任了。
师生的共同参与,正是该校“自主保洁”工作取得突出效果的根本原因。讲道理,人人都会,也都能明白。但学生的成长、发展,缺少的不是那些关乎人生的大道理,而是能够激发内心斗志的一种刺激。试想一下,看到自己的老师、学校领导拿着工具清洁厕所,学校再号召全体同学参与到保洁工作中来,还会有多少人不愿意?为人师表,其实正是为了示范。当教师自身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并能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认识道理。这样一样,借助行动教育效果显然要比单纯的说教有用得多。
学生抢着去打扫厕所,看似只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外化,实则更折射出教育中所需的一种态度和精神。对于大中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常常做的就是讲道理,仿佛只要讲了道理学生就一定会照做。这显然是没认清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自考能力。教育过程,师生应为一体,抓住这点,学校创新之举才会深入学生内心。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师生